1. 提供保护
隔绝外在环境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绿脓杆菌皆达90%抑制效果
2. 微孔结构
吸附伤口细菌、组织渗液,并减少伤口异味
3. 释放远红外线
促进血液循环,维持伤口温度
4. 隔绝紫外线,预防色素沉着
5.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,减少医疗成本
6. 依伤口大小形状任意剪裁
7. 提供伤口适当的湿愈合环境
产品型号 | 产品规格 | 包装 | 参考图示 |
---|---|---|---|
DNSNN1010 | 10 X 10 cm | 5 片/盒 | |
DNSNN2020 | 20 X 20 cm | 5 片/盒 |
请依医疗护理人员建议使用。
使用前处理:
视伤口情形需要,请清理或刮除伤口周围毛发, 以利敷料覆盖于伤口上。
使用生理食盐水冲洗伤口。
拭干伤口周围皮肤。
伤口覆盖处理:
选择可完全覆盖伤口的敷料尺寸(敷料大于伤口边缘2~3公分以上为宜)。
将产品黑色面朝伤口处覆盖于伤口表面。
使用透气胶带或适当绷带将敷料固定于适当位置。
若有较多渗液,可在敷料上多加纱布。
移除/更换敷料:
将敷料从四个角落轻轻往上提起,移除伤口表面。
若发生伤口沾黏情形,请以适量生理食盐水润湿伤口。
敷料吸收伤口渗出液达敷料面积八成时,请依照上述方法更换新敷料。
若包装内有出现黑色粉末,或更换敷料时,在伤口周围发现黑色粉末(可使用生理食盐水清除),此为活性碳纤维之正常现象,请安心使用。
使用本产品的过程中,若有感觉刺痛感,此为正常之现象。
建议视伤口渗液状况更换,不可重复使用,以免造成伤口感染之风险。
本产品仅供外敷使用,使用前若包装毁损或敷料结构出现分层现象,请勿使用,并洽客服。
若使用本产品后, 伤口出现红、肿、痛、热,请先暂停使用,并咨询相关医护人员。
当更换敷料时,若有PE膜脱落之现象,代表敷料已吸收过多的渗液,并非产品不良,请勿再次使用。
三度烧烫伤,伤口见骨或肌腱韧带暴露等伤口,或其他超过本产品使用原设计适用范围以外,请咨询医护人员评估病患伤口情形是否适用本产品。
依标准伤口处理程序使用本产品后,若伤口有异样,请咨询相关医护人员,重新评估治疗计划。
使用过后,将产品包裹好,直接丢入不可回收桶中,勿随意丢弃。
储存需知
请存放于室温,干燥环境,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。
有效日期如盒装标示。